位置:首頁 > 中藥 > 掌葉半夏

掌葉半夏

【藥材名稱】掌葉半夏【毒】
【拼音名稱】zhangyebanxia
【別名】獨(dú)腳蓮、獨(dú)角蓮(《南京民間藥草》)。
【科屬】為天南星科植物掌葉半夏的塊莖。
【產(chǎn)地】分布河北和長江流域及西南各地。

【性味】【性味】《廣西中藥志》:"味辛,性平,有毒。"

【功能主治】①《南京民間藥草》:"治腫毒。"

②《廣西中藥志》:"治毒蛇咬傷及無名腫毒。"
【中成藥】共有 2 種中成藥使用掌葉半夏: 宮頸癌栓 宮頸癌片
【用法用量】
外用:搗敷或研末調(diào)敷。

【采收儲(chǔ)存】
6~7月挖取塊莖,洗凈泥土,除去須根,放入筐內(nèi),浸于水中,攪拌搓去外皮后,曬干或烘干,干后再用硫黃熏之,使顏色變白。

【原形態(tài)】
多年生草本。塊莖近球形,類似半夏,但較大,徑約4厘米。葉柄纖細(xì)柔弱,淡綠色,長45~65厘米;葉片掌狀分裂,小葉9~11片。肉穗花序頂生,花序柄與葉柄等長或稍長;佛焰苞淡綠色,披針形,下部筒狀,長圓形,先端銳尖,長8~14厘米:花單性,無花被,雌雄同株;雄花著生在花序上端,雄蕊密集成圓筒狀,長約6毫米,有香蕉香氣;雌花著生在花序下部,貼生于苞片上,長約1.5厘米;花序先端附屬物線狀,長約9厘米,稍彎曲。漿果卵圓形,綠色,長4~5毫米,徑2~3毫米,內(nèi)含種子1粒。花期6~7月。

【生境分布】
野生于山坡、田野陰濕處。分布河北和長江流域及西南各地。

【性狀】
塊莖近球形,直徑3~4厘米,外皮粗糙,褐色,有時(shí)尚留有已枯葉柄的基部。剝?nèi)ネ馄轭惏咨史蹱睿喜可⒂屑?xì)凹點(diǎn),與半夏在外形上很難區(qū)別,但一般形體比較大。

本品在江蘇、河北、河南、山西等地作半夏使用。兩者的區(qū)別,詳"半夏"條。

【摘錄】
《中藥大辭典》
掌葉半夏圖片
掌葉半夏
掌葉半夏
掌葉半夏1
掌葉半夏1
掌葉半夏2
掌葉半夏2
掌葉半夏3
掌葉半夏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