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看小兒氨酚黃那敏顆粒說明書時會發(fā)現(xiàn),它的主要成分是對乙酰氨基酚、馬來酸氯苯那敏和人工牛黃,并且對乙酰氨基酚含量相對于其他兩種來說是相當高的。它們都具有什么作用呢?
對乙酰氨基酚就是我們兒科常用的退熱藥,具有解熱鎮(zhèn)痛的作用,主要用于退熱和鎮(zhèn)痛。一般家庭用藥時,退熱連續(xù)使用超過3天,止痛超過5天,效果不好就需要去醫(yī)院看了。
馬來酸氯苯那敏(撲爾敏)具有抗過敏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療皮膚過敏癥,如蕁麻疹、濕疹等,也可用于治療過敏性鼻炎引起的噴嚏,鼻塞、流清涕。人工牛黃具有具有清熱解毒,化痰定驚的作用。家長可能會奇怪,這些藥正適合我們寶寶現(xiàn)在的癥狀呀,用這種藥不是正合適嗎?其實不然。
如果寶寶發(fā)熱38.5℃以上需要吃退熱藥,對乙酰氨基酚是首選藥,布洛芬也是常用藥。兒童體溫≥38.5℃,可以用對乙酰氨基酚每次10-15mg/kg,24小時不超過4次。
一般每包小兒氨酚黃那敏顆粒內含有100-125mg的對乙酰氨基酚,這就相當于一個體溫在38.5℃以上,體重為10kg的寶寶一次退熱用量,如果每天三次口服小兒氨酚黃那敏顆粒,在體溫升高時再口服泰諾林等藥物,就是重復用藥了。
兒童常用的氨酚烷胺顆粒,氨酚麻美糖漿,酚麻美敏混懸液,成人用的日夜百服寧、白加黑感冒藥、維C銀翹片,都含有對乙酰氨基酚,很容易因為重復用藥導致對乙酰氨基酚過量,引起副作用,常見的有藥物疹、肝功能損傷、粒細胞減少等。
如果孩子經常感冒流鼻涕,經常服用小兒氨酚黃那敏顆粒,而且每次服用超過3天甚至10幾天,也會因服藥時間過長出現(xiàn)副作用。
馬來酸氯苯那敏是常用的抗過敏藥,雖然可以緩解感冒過程中的打噴嚏、流鼻涕、鼻塞,但馬來酸氯苯那敏具有中樞抑制作用,會導致寶寶嗜睡、乏力、困倦。藥物都要從肝腎代謝,寶寶長期或反復服用會損傷肝腎功能,吃了不適合病癥的藥物,就相當于寶寶吃了“毒藥”,這無疑增加了寶寶的負擔,是有害而無利的。
俗話說,“是藥三分毒”,用對藥可以治病,用錯藥、用過量藥反而增加身體的損傷,因此當寶寶生病時不要隨意給寶寶用藥,寶寶的“小感冒”用“感冒藥”也是有風險的,所以需要去正規(guī)的醫(yī)院請專業(yè)醫(yī)生指導治療,避免錯誤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