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痛風現狀報告白皮書》統(tǒng)計,我國高尿酸血癥患者人數已達1.7億,其中痛風患者超過8000萬,且以9.7%的年增長率增加。深入了解痛風的歷史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防護痛風。
痛風的歷史很悠久。早在公元前5世紀,古希臘希波克拉底認為痛風與放縱的生活方式有關,稱足痛風為“富人的關節(jié)炎”。《黃帝內經》認為痛風的原因是“喜怒不節(jié),飲食不適,寒溫不時”。
公元13世紀,痛風的英文名詞被確定為“gout”并延續(xù)下來,“gout”意為“凝結”、“沉積”。時隔不久,中國元代著名醫(yī)生朱丹溪也提出“痛風”的病名。
古往今來,不少名人都深受痛風之苦。盎格魯·撒克遜人說:“痛風是國王的疾病,也是疾病之王”。因為一般民眾只能維持溫飽,無法接觸到大量的酒肉。所以痛風又被稱為“帝王病”、“富貴病”。在法國和英國皇家的歷史上,英國亨利七世、亨利八世;法國的麥狄西家族、路易十四、拿破侖都患過痛風。其他名人達爾文、牛頓,中國白居易、劉禹錫、元世祖忽必烈等人也都患有痛風。
現代醫(yī)學認為,痛風是嘌呤代謝紊亂所致的疾病,發(fā)病原因包括遺傳和飲食習慣。大量攝入肉、海鮮或啤酒等高嘌呤食物,腎臟和肝臟無法及時代謝。于是過量的尿酸會從血液中析出,形成晶體,堆積在關節(jié)處。運動時,晶體會不停刺激關節(jié),形成了痛風。
隨著經濟的發(fā)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上升,痛風患病率也將逐年上升,痛風不再是“帝王專屬”。
目前痛風急性發(fā)作期推薦及早進行抗炎止痛治療。一是服用非甾體類消炎藥,用于緩解關節(jié)疼痛及腫脹通常有效,常用藥物包括吲哚美辛、雙氯芬酸、依托考昔等。疼痛和炎癥緩解后,應繼續(xù)使用非甾體類抗炎藥一段時間,以防癥狀再次出現或由于使用降尿酸藥物致使血尿酸下降過快引起的關節(jié)炎再次發(fā)作。二是服用秋水仙堿。秋水仙堿是傳統(tǒng)的治療藥物,在痛風急性發(fā)作期,對非甾體抗炎藥有禁忌者建議單獨使用低劑量秋水仙堿,有效、不良反應少,在48小時內使用效果更好。目前不主張服用大劑量秋水仙堿,因為劑量過大會引起腹瀉、肝損害或白細胞低等副作用。三是服用糖皮質激素,主要用于非甾體抗炎藥、秋水仙堿治療無效或禁忌、腎功能不全者,在痛風急性發(fā)作期,短期單用糖皮質激素,其療效和安全性與非甾體抗炎藥類似。此外,還可使用其他鎮(zhèn)痛藥、休息、夾板固定和冰敷來減輕疼痛。對發(fā)作間歇期和慢性期治療的痛風患者,如急性痛風關節(jié)炎頻繁發(fā)作,有慢性痛風關節(jié)炎或痛風石的患者,應行降尿酸治療,將患者血尿酸水平穩(wěn)定控制在300~350μmol/L范圍,有助于緩解癥狀,控制病情。一是服用別嘌醇,不良反應包括胃腸道癥狀、皮疹、藥物熱、肝酶升高、骨髓抑制等。二是非布司他,可用于輕中度腎功能不全者,不良反應主要包括輕度肝功能異常等。三是苯溴馬隆,不良反應包括胃腸道癥狀、皮疹、腎絞痛、粒細胞減少等,罕見嚴重的肝毒性。四是丙磺舒,可以抑制尿酸鹽在近曲腎小管的主動再吸收,增加尿酸鹽的排泄而降低血中尿酸鹽的濃度,緩解或防止尿酸鹽結節(jié)的生成,減少關節(jié)的損傷,亦可促進已形成的尿酸鹽溶解,對磺胺過敏者禁用。不管是痛風急性發(fā)作期,還是發(fā)作間歇期和慢性期治療,服用的藥物大多都有肝功能損傷、骨髓抑制、胃腸反應等副作用,因此無法長期服用。
在痛風的治療和預防方面,中醫(yī)藥也發(fā)揮了積極的作用。醫(yī)學巨著《中華本草》就提到葵花盤粉,藥性甘、回寒,歸肝經,功答用清熱平肺,止痛止血;主治高血壓病、頭痛頭暈、耳鳴、腕腹痛、子宮出血等?,F代醫(yī)學研究發(fā)現,向日葵花盤有消炎、利尿、降壓作用。現代研究表明:葵花盤粉可以起到抗炎,消腫、止痛,降低血尿酸,溶解尿酸鈉的作用,從葵花盤粉中提取 葵花盤生物堿可以特異性結合尿酸形成葵花堿尿酸復合物,消除尿酸??ūP黃酮,是一種很強的抗氧 劑,可有效清除體內的氧自由基,阻止核酸的氧化,起到降低嘌呤含量的作用;可以降低血糖和甘油三 酯,降低毛細血管脆性,增加通透性可以減輕腎臟細胞壓力,透過更多尿酸。 (論文發(fā)表時間:2016年12月)《臨床醫(yī)學》。
康楓清藥食研究中心所長從醫(yī)五十余載,對痛風發(fā)生發(fā)展的機理進行反復研究,秉承“天人合一”與《黃帝內經》治未病的思想,經數年苦心研究和反復試驗,精心調配出有助于有痛風隱患的人群服用的康楓清固體飲料,主要配方有人參、黃精、葵花盤粉、白茅根、葵花盤、蒲公英、薏苡仁、山楂粉等。長期服用康楓清固體飲料,可以溫和調理身體機能,保持臟腑功能穩(wěn)定,起到平衡身體機能的作用,同時康楓清沒有中藥煎服的繁瑣程序,方便日常服用。